2016年下半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一年多来,三省市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记者了解到,2017年以来,浙江杭州以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杭州市纪委监委执纪监督部门与执纪审查部门分设后,创新工作方法,统筹委机关、派驻机构和市委巡察机构“三支力量”开展执纪监督工作。逐步探索建立起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解决了力量分散等问题。
统筹力量优化融合 擦亮巡察利剑
“前4轮巡察共发现问题293个,向被巡察单位提出整改意见121条……”近日,杭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该市巡察工作的最新进展。据介绍,2017年以来,杭州市委巡察组已完成5轮共计34家单位的巡察。
杭州市委巡察办负责人明显感到,有了三支力量统筹助力,巡察工作明显提速。
这位负责人说的“三支力量”,指的是分别来自杭州市纪委监委机关纪检监察室、杭州市委巡察机构、杭州市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等部门机构,对应的是执纪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等三支监督力量。
据了解,早在2004年杭州市委就成立了巡察机构,发现和推动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越来越严,巡察力量不足的问题逐步凸显。
启动改革以来,如何让分散的力量聚拢起来,成了杭州市纪委监委认真研究的课题。
经统一部署,杭州市委巡察机构首先成为“三支力量”优化整合的演兵场。其专门遴选有各方面特长的干部,建立了100多人的巡察人才库。据了解,从2017年8月杭州市委第一轮巡察开始,首批抽调30名派驻机构干部已参与到巡察工作中。
驻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的诸国林便是其中一员,几个月下来,他觉得收获很大,“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有业务专长,统筹调配参与巡察可以对某个领域、某项工作做到精准发力。另一方面,通过巡察工作历练,增强了发现和处理某些共性问题的能力和经验,有助于回到原岗位后进一步擦亮派驻监督的‘探头’。”
移交线索指导审查 助力派驻监督
调查手段有限、部门协同有限……如此“干着急”的场面,许多派驻(出)纪检监察组都碰到过。2017年,借助巡察力量,杭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就针对红十字会某干部违纪问题线索打了一个“漂亮仗”。
原来,杭州市委巡察组2017年第二轮巡察中进驻市红十字会,发现了该会干部刘某违反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的问题线索。驻杭州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立即与巡察组对接,并在杭州市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的指导下,很快从公安、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取得了相关证据,为依法依规处理夯实了基础。
“如果没有巡察组的进驻和市纪委二室的大力支持,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驻杭州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殷永富副组长感触颇深。
杭州市纪委负责人说,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派驻单位的政治生态更加熟悉,但由于调查权限受制,很多问题无法开展深入调查。而巡察组发现线索能力强,纪委执纪监督部门有权威、经验丰富手段多。
据了解,巡察组进驻前,首先要收集信访、执纪监督、审查情况,多角度掌握被巡察单位情况。巡察结束后,对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督办、对整改不到位的约谈和责任追究,都需要派驻机构和执纪监督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执纪监督和派驻监督成效的提升,也助力巡察向纵深推进。
“一只手伸开是五个指头,攥紧就是一个拳头。巡察、执纪、派驻三支力量统筹整合以来,借巡察瞪大眼睛,借执纪挺直腰杆,借派驻找准抓手,有效实现监督效能最大化。”驻杭州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组长王秀清说。
建章立制攥指为拳 强化党内监督
2017年8月,杭州市纪委出台制度,明确在委执纪监督部门与派驻(出)机构之间,建立任务交办、协作联动、蹲点服务三项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执纪监督与派驻监督力量的统筹整合,推动形成监督合力。
“要全面落实三项工作机制,执纪监督室与派驻(出)机构进一步加强交流联系,不断实践协同作战工作模式,齐心协力做好各项监督工作。”2017年11月中旬,第一、二纪检监察室召开的联系派驻(出)机构座谈会上,杭州市纪委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
像这样与派驻(出)机构的座谈会,杭州市委机关执纪监督部门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已成为常态。根据工作需要还会不定期召开临时座谈会。
同时,杭州市纪委还出台派驻机构参与杭州市委巡察工作相关规定,建立杭州市委巡察机构副组长人才库、巡察干部人选库,并以制度形式明确下来,三支监督力量整合的制度探索在不断深化完善。
“巡察监督、执纪监督、派驻监督三支党内监督力量统筹整合,形成监督合力,构建相互联动、相得益彰的监督工作新格局,是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形成监督合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的创新探索。”杭州市纪委负责人如是表示。